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70509/01.htm

用行動追夢想 一台車凸遍台灣的數位沙漠
專訪\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
撰文整理\中時電子報胡智銘

  一台時速只有四十公里的中古麵包車能做什麼?行動咖啡館?夜市賣滷味?還是路邊佔車位?答案可能讓你想不到,這台中古麵包車竟然肩負著散播數位種子、拉近城鄉數位落差的重大使命。
部落格「行動噗噗車」/台灣數位文化協會 提供

周星馳電影中有句名言,「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這句話用在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身上再恰當不過了。幾個有熱情的年輕人,靠著自己對於網路數位的知識、無私奉獻的精神,加上為數不多的贊助,只要存夠汽油錢,就可以開著中古麵包車上山下鄉,努力推動著縮小城鄉數位落差的工作。這些年輕人會做這種看起來沒有好處的事情,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徐挺耀。

說起徐挺耀,恐怕沒幾個人知道他的名字,但如果說寫網路小說的史萊姆,知道的人可就多了。學工業管理、酷愛攝影、搖滾樂,寫網路小說、當過報社主編、創立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徐挺耀就是這樣一個興趣多元而且全力以赴的年輕人。

因為國內法制不夠健全,台灣數位文化協會成立時曾經找不到主管機關;為了縮小數位落差,徐挺耀想到與其高談闊論,不如走進數位沙漠;因為相信Web2.0,徐挺耀認為只要有適當的組織協助,個人的力量就能因為串連而偉大。這些事情或是理想說起來簡單,執行的過程卻都有重重難關要克服。

面對這些挑戰,徐挺耀總是樂觀而滿懷信心,他的口頭禪是「可以解決一點點的問題就很好了」。每天改善一點點,時間拉長了改善的幅度就大了。徐挺耀認為,網路出現之後給了大家更多機會,不但解放了大家的創作慾望,也將原本不知道自己有這樣能力的人激發出來。在網路的無限可能之下,許多超級個人因而誕生,這些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計畫,但是再超級的個人都可能會因為時間、空間、現實生活因素而不得不中斷自己的理想和計畫。所以他成立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就是希望透過組織的力量,將個人被迫中斷的計畫延續下去,幫個人因為能力受限做不好的事情變得圓滿。同時透過組織的力量,將願意奉獻的個人集合起來,讓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們接觸到網路的力量,激發自己的潛能,更多的可能性就會從而出現。簡單來說,就是促進一個良性循環。

面對未來的網路產業發展,徐挺耀指出企業的投入是很重要的。台灣一直以來是個硬體大國,習慣去製造很具體的東西,但是對於一個不太明確但是有價值的事,企業卻還不願意花錢去投入。如果沒有在供應面上得到資金援助,發展性一定會受到侷限。因此,他也希望企業界多看看國外的例子,同時相信我們自己的實力,只要有更多資源進入網路產業,未來的發展就會像是有足夠的空氣、陽光和水,一定能百花盛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dnobserve 的頭像
    ldnobserve

    London Observer

    ldnobser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