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t=1629&postdays=0&postorder=asc&start=0

2003.10.16 中國時報
建築天才到哪裡去了?
◎漢寶德

最近的台灣似乎對建築重視起來了。主要媒體的新聞不但老有古根漢分館的消息,甚至台中市政府的工業區交通計畫碰到東海大學校園,有人就臆想到路思義教堂可能被拆除而成為重大新聞。前幾天,國立台灣博物館要建新館,建築設計的商標與建築師的玉照都登出來了,對建築界來說,好像時來運轉,終於為社會大眾所注目了。

我認真的欣賞了國立博新館的斷面圖,覺得實在不能算是出色的設計。可是比圖得獎的建築師卻是中生代中最受矚目的一位。我不免想到,一個國立博物館的新館,尤其是要改裝一棟市區的大樓為展場,應該是建築界天才角逐的最好機會。為什麼選出的設計案會使人失望呢?我的問題引伸出來就是:為什麼沒有很多富於想像力的年輕建築師參加競圖?為什麼一位知名的得獎者不能做出更理想的設計?台灣的建築天才到哪裡去了?


這幾年來,我一直關心這個問題,以客觀的條件來說,今天的建築環境比起十幾年前要好太多了。建築的經費已經逐漸接近外國的標準,建築的業主辨識水準也大幅提升,為什麼我們一直看不到精彩的建築出現呢?全國的建築系自六所增加到數十所,而且都設了研究所。難道台灣建築界還能說沒有能人嗎?

以九二一震災重建來說吧!這場災難忽然為建築界提供了數百所新校園設計的機會。這些校園的重建經費直接來自教育部或私人企業,經費充足又沒有業主的干預,應該是極好表現機會。由於這樣優越的條件,九二一重建的校園確實為台灣地方建築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可是平心而論,離我們的預期仍然有相當大的距離。我不禁懷疑,是台灣的建築界實在無人呢?還是在制度上,真正的天才無法出頭呢?

二十幾年前在我教書的時候,每班只有十幾人,就有一、二位出色的學生,除了極少數,大都被社會的濁流吞沒了。我認為年輕人中有不少可造之材,中國的文化是產生設計家的理想背景。為什麼至今沒有看到天才建築家出現?是教育出了問題嗎?

也許是制度出了問題。如果我們的社會可以讓有天份的年輕建築師出頭,台灣建築界的氣壓也許不會如此低沉。台灣的建築師從考執照開始,就排除有天份的設計師。即使取得了執照,要怎麼取得設計建築的機會?如無特殊的背景與機運,幾乎是沒有希望的。如今政府帶頭,建立開放競圖的制度,似乎是為有天份、無背景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爭勝出頭的機會。可是行內人都知道,現行的制度距離真正選才的理想相差得太多了。年輕建築師投入珍貴的人力與物力有多少公正評判的可能?即使是公正,評選委員們的程度如何?即使是有判斷力的評審委員,各委員的意見會不會分散而選出平凡的作品?

政府正在大力推行文化創意產業,其中有一項就是建築設計。這是著眼於歐美國家的名建築師,縱橫國際,到處留下重要作品,希望我國建築師也能以優越的創意,與外人競一日之長短,並因此提高產值。可是要怎樣把我國建築界創意的能量發揮出來呢?

在國際上成功的建築師一定先要在國內有足夠鍛鍊的機會,得到相當的成績後才有可能。因此,在國內一方面作育有天才的年輕建築師,一方面提供優良的文化環境,可以使嫩芽成長為大樹,是非常基本的條件,如果我們一直懵懵懂懂,繼續使天才埋沒下去,國內的建築水準都不能有效的提高到標準之上,還談什麼創意產業的推動?事實上,在建築方面我們仍然有殖民地心態。有了重要的案子就想到請外國人來設計。長此以往,台灣建築的天才仍然要像遊蕩的冤魂一樣,找不到呈現的機會!(作者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archiz 寫到:   
台灣的建築師實在沒幾個有天份
老漢就別再抱怨了...
話說
921民和國小-林所得遠東首獎的案子
一次機會
打了電話去了解他們的鋼構情況
豈料
被主任捉到抱怨的機會
說學校沒東沒西
沒殘障設施
走廊徒有造型無真正功能下雨天沒人敢走
遮陽板維修困難才一年不到就爛
還說
要我們作建築的多考慮真正的使用者
別拿設計欺負他們.....
得了獎又怎樣
這記者應該去採訪得獎作品真正的使用者
再說
台博館的工程
作作裝潢也花好幾億
真的是室內比建築好賺多了
明揮的同班同學現擔任該工程營造廠的專業約僱監工
聽說工作很好混
賺飽就跑
這麼好的案子的機會..你說...
大家都不想在台灣當天才
台灣的環境很難有天才
跟扁兄打好關係案子就進來
大家就加油吧!! 


yst:
其實漢老這篇文章沒什麼可取的
我想這篇文章的出現本身弔詭的呈現了台灣建築不能進步的原因
什麼是天才?什麼是好的建築?因為某前輩不喜歡就是不好的建築?
因為沒符合某種品味就是沒天份?

比起來張永和的一篇建築與美學教育的關係才是一針見血
在國外的建築教育已擺脫傳統美學的迷思時
台灣建築界還抱著布雜時代的美學觀念與教育方式(儘管有著流行,前衛的包裝)
期望天才的出現(其實只是台灣建築教育殘存的英雄主義幽靈)
把對大環境的批判焦點放在扼殺天才上, 好像忽略了些什麼吧?
如果不是天才就不須挑戰既有環境,只能抱怨制度阻礙救世主的出現?
這才是落後的主因吧

建築真的是一種藝術嗎?I doubt it !


2003.10.23 中國時報
年輕建築師沒有戰場
◎彭耀華



拜讀十月十六日漢寶德館長的大作,實有必要做一些回應,說明當代建築師能做什麼、在做什麼。

漢先生的意見,認為國立台灣博物館的競圖,得獎作品的建築師年紀可能不小,並無特色,因而認為「建築界沒有人才」,進而認為年輕建築師或許值得發掘,尤其現在的設計費標準已經提高,沒有精采作品,感到不解。因此憂心,為何國內找不到一個夠水準的建築師。

我們可試從多面向探討:

(一)時下的建築師或許都必須承認是庸才,因為考試過關的,是每一科分數都很平均,而非在設計方面有特殊造詣。長久以來台灣經驗顯示,建築設計方面有特殊天分的才子,沒有考試天分。

(二)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雖改善建築物規劃、設計的投標方法,仍是以工程為主要,以最低服務費為得標;參加競圖者,不管是否獲得優勝,光是製作圖面、模型、3D動畫,就得先花二十萬至五十萬元不等的工本費,才能談其他,誰能玩得起?不競不賠;競圖獲選了,要面對機關的公文、簡報,要面對公家預算的束縛,面對材料商材質的選用及報價察訪,更要面對業主改圖的要求;尤認為改圖應改至業主滿意為止,談不上經營管理,合約中業主尤其是把建築物改圖看做是建築師工作的一部分,不另給予設計費的,建築師事務所的經營顯然失控了。

(三)工程進行中,大量的施工監造事項待協調外,平日還得甄選技術人員,得看營運財務報表,建築師就算是三頭六臂,也難應付這麼多煩雜又瑣碎的幕後工作,更何況一位年輕不經世的建築師!

(四)台灣近十年的建築業不景氣,建築師本人都必須親自做設計,畫施工詳圖,以節省開支,沒有給予年輕人磨練的機會,在建築業景氣反轉時,人才斷層將造成發展障礙。建築業過度蕭條,年輕人沒有歷練到,怎能深談造就天才?

(五)此外,年輕人其實也不重視經驗的自我培養,都以考證照為重,而考試試題考不出建築工作經驗。證照掛帥,建築師事務所就面臨年輕繪圖工程師隨時要辭職的不定時炸彈,其結構、水電、空調的專業配合不精準,以致工程設計管理上的不連續,不僅效率低落,亦有施工錯誤的危險,非常困擾事務所。

(六)漢先生說得很對,如要在國際出頭的建築師,要先在國內有歷練的機會,但可曾了解全台北市,登記開業的二千位建築師中,真正有業務的還不到四百位,業務好的不到四十位,建築業界環境的質與量水平之低,超乎一般人的想像。這兩、三年來的嚴重不景氣,在房、地「慘」方面,價位已跌至十年前的水準,台北縣建築師公會的全年事業費會費收入,僅約付平常一年一千萬元的六成,建築案件已大幅萎縮,不敷開支需要,建商倒的倒,跑的跑,空屋一大堆,那裡還有「年輕建築師」磨練的機會?在台灣,還有多少建築師生存的空間?

(七)建築設計品味水準的提高,要靠全民認知:美觀的建築物是有它的藝術價值,也能提升實際房價,建築作物規畫、設計,花一點設計費是值得的,共同創造優質生活空間。

(八)九二一震災地區,固然讓建築師有展現能力的機會,這和政府強力介入,承包商願做「功德」有關,在國人眾目睽睽之下,完成建築工程。是否中壯年建築師就沒有類似的能力,恐也未必。

(九)美籍華人貝聿銘是世界頂尖級建築師已八十六歲,美國費城的「自由之地」設計建築師金恩已六十三歲,建術仍由他們把脈。從另一角度來看,是否意味我們資深建築師的再教育不足,而沒有好作品,值得檢討。

固然漢館長看到博物館的設計不滿意,後輩建築師應虛心檢討;但建築造詣的培養,是靠磨練而來,建築師在水準低落的環境,隨時遭受機關處分的陰影下,為工程的美觀、施工正義而辯護時,會猶豫是否值得花精神時間,有心情做好設計?建築前輩對優秀作品的渴望期盼可以理解,但吾等亦無從改變現實客觀劣質環境對建築師生存的壓力,祇得希望吾輩建築師繼續為「建築藝術」作品增輝而共同努力。

(作者為開業建築師)


林洲民完美打造
國台博全新風貌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自去年三三一地震之後即休館整建的國台博,今天結束第一期工程,下午正式開門迎賓,推出「西仔反——清法戰爭與台灣」特展。擘劃國台博新面貌的建築師林洲民,帶著設計團隊與國台博人員日夜趕工,希望完美呈現國台博舊館新風貌。
 對於近日有人批評林洲民的國台博設計案不出色,林洲民不願多回應,只說,「設計博物館大部分的時候與才氣無關」,他毋寧相信「多與好的、現有的環境學習並借助最新的展場科技,才能有更創新的突破。」林洲民說,「光靠靈光乍現的才氣,無法支持整個創作過程。」。
 變妝後的國台博,出現國內最舒適且人性化的公共洗手間;兩側長廊各撤掉一半遮光牆,讓南北向的光線,適度且自然地飛灑進展場,看起展來也不再感到窒悶。為了「光線」的問題,過去兩個月以來,林洲民的設計團隊分兩梯次拜訪了巴黎所有好的博物館,林洲民本人則陸續訪問了倫敦、巴黎與柏林幾個全球具代表性的博物館與舊空間重新設計的成功案例。
 另外,還為了清法戰爭的特展特地到借展的法國海事博物館參觀。林洲民說,國台博的舊館建築特色其實與法國海事博物館很像,都是拉長的兩翼,開窗引進南北向溫和的自然光,唯過去國人總以為自然光有害文物保存,所以國台博的窗戶硬是被遮去,所以,回台後,林洲民積極說服文建會與國台博,才使這次的展覽在自然光與人工光源交錯運用下,讓國台博舊館有了全新風貌。


國台博新開館 觀眾發現十大缺失

國台博經一年餘閉館整修,光復節重新開幕並策劃清法戰爭特展,但民眾看展時不僅要小心頭上有蜘蛛網掉下來,展示圖板與地圖說法不一,也要有耐心自行辨識。綜合民眾、立委及博物館界專家所見,認為國台博重新開幕,卻至少有下列十大缺失。

缺失一:不安全!三樓壁面仍是裂紋連連,灰塵處處,蜘蛛網可見,此樓板作影片放映與會議室之用,為晚近加建,但使用率高度不足,又被質疑是整修古蹟的錯誤之舉,並引發不安全的聯想。

缺失二:不喜氣!三樓無物可觀,地下室是辦公處所不歡迎民眾下樓,但卻無告示牌,如遇館員,他們還會板起面孔,要民眾不要亂闖,口氣不溫和,沒有重新開館的喜悅。

缺失三:擁擠!清法戰爭展文物太多,空間水平又太窄,展品以垂直向度布置,看展時間拉長,顯得擁擠。

缺失四:錯誤!原住民文物展缺失罄竹難書,包括展出十族文物,地圖卻只顯示九族。另南島語族有地圖,台灣的平埔族分佈卻缺地圖,顯見布展邏輯不一。

缺失五:真(珍)品不見!台博號稱全台最古、最重要的博物館,但常設的原住民、台灣的生物、犀牛化石常設展,文物卻為外購新品或模型,完全沒典藏文物。

缺失六:看不懂!規劃原住民各族文物是因該館有典藏品,但布展卻未見台灣原住民特色,各族皆以家屋模型、衣飾、生活用具為限,文化或圖騰文物幾乎少見,看完後,會誤為台灣原住民各族生活差異不大,文化類型也一致。另,最大的錯誤則是沒有斷代,該展雖呈現過去的原住民生活,但什麼時代卻混淆不清或未交代,文物介紹也只書寫名稱,過於簡略。

缺失七:展場水準低落!台博最重要的資產包括該棟建築的價值,除清法戰爭展體現此意義外,其他常設展皆以室內裝潢的FRP與夾板蒙住,將典雅的建築裝飾鄙棄。展場落後於科博館、順益原住民博物館、史前文化博物館不說,也比民間特展素質差一截,令人難以置信。

缺失八:浪費!以原住民文物展為例,規劃、施工始於86年,於今才面世,長達6年。而含展場、展品購置費花費兩億,比起一樓的清法文物展不及一千萬,高下立見,顯然常設展浪費成性。

缺失九:干擾!各展場皆以影音搭配展品,但場所狹小,影音設備卻過多,干擾相當嚴重,尤其台灣的生物展區,幾乎無法聽見說明,只聞數機產生的噪音。

缺失十:博物館功能頓失!博物館具展示、典藏、研究、教育等功能,國台博有地學、植物、動物、人類等組,是台灣的百科全書式博物館,但展出文物只見典藏文物百分之一不到,各組能量更不平均,顯見該館制度與運作未能呈現成果。


1. 中國時報   藝文出版   921102

林友寒:好建築像懷一個孩子

 丁榮生/專題報導 贏得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國際競圖、揚名國際的我國旅德年輕建築師林友寒日昨回台,對建築圈熱門話題─台灣沒有建築天才,他說:「建築不需天才,但它是工業體系的一環,因工業環境、技術、文化等觀點的平庸,所以台灣建築水準仍然低落」。

 應東海建築系主任曾成德邀約,林友寒回台發表新作,並向百餘位學弟妹指出,台灣建築困境在於久處歐美日風格的引領,很難感受自身長處和發展自己的優點;處於這樣的劣勢之下,也無法發揮自己的觀點。

 他說:「建築設計在體系上既非主導也非基礎,而是工業環境成熟後追求品質的一環,但建築是門高度成熟的技術,不幸的是,台灣社會不支持也不了解品質的意義」。

 建築是高度成熟的技術嗎?他感性地舉東海路思義教堂說:「我現在非常喜歡這座教堂,比在學生時代更有過之,因為經過工作歷練,更深刻體驗到那是一個工業技術都充分配合的成熟作品」。

 林友寒曾在國際名師彼得威爾森事務所歷練,完成許多得獎名作,與德國同門在去年開業後,便拿下震驚德國建築圈的大案─萊比錫大學圖書館競圖,可說是台灣培養出的新生代中可望在國際間出人頭地的建築師。曾成德就對他特別看好,因為他重視設計的深沈思維與抽象思考,以及尊重建築工業化的深度,這都是建築較為恆常的價值。

 受教並工作於國際名師威爾森(Peter Wils on),林友寒指出其心得在於:「挫折是成為建築很重要的學習,建築甚至像懷孕的過程,不同的文化與想法混合,將讓建築更具個人特質並在不同地區成長,孕育過程則是建築師的責任,如果只是一味地移植不同文化,而沒有真正投入孕育的成長過程,將無法創造出一個好建築作品」。

 談到未來的建築設計趨勢,曾成德提出,目前有一股潮流,是太強調拍照時的美感,使建築變成一種圖案。另外則是形塑出BOBO族等階級意識,不斷掉入品味的框架之中。

 林友寒同意建築應該避免掉入這種框架,強調如果支撐建築發展的工業環境不成熟,建築便只好轉進追求表象美的空間氛圍。

 他強調建築並不是一種象徵,一種品味樣式,一種獨特個性,將這些都劃上等號是有問題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dnobserve 的頭像
    ldnobserve

    London Observer

    ldnobser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